为进一步提升电气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质量,深化教师对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重难点教学方法的探索,10月20日上午,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在实验楼305教室开展教研活动,现场聆听何芝兰老师主讲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,此次课程聚焦 “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” 这一关键知识点,为教研室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教学观摩与交流机会。

课堂伊始,何芝兰老师以生活中的数字电路应用案例为切入点,通过展示智能门锁的逻辑控制模块、交通信号灯的电路原理图,生动引出 “组合逻辑电路” 的概念,让原本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场景紧密结合,迅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。在讲解核心内容时,何老师遵循“理论推导—步骤拆解—实例验证”的教学思路,首先明确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与特点,强调其 “无记忆性” 这一核心属性,随后通过板书与多媒体课件同步演示的方式,详细拆解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四大步骤:写出逻辑表达式、化简逻辑表达式、列出真值表、分析逻辑功能。

在重难点突破环节,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 “逻辑表达式化简技巧” 与 “真值表逻辑功能判断” 问题,何老师采用 “问题引导式” 教学法。她先呈现一道典型的复杂逻辑电路分析题目,让学生尝试自主分析,随后根据学生的解题反馈,针对性地讲解卡诺图化简的关键技巧,以及如何通过真值表中的输入输出关系判断电路是否具备奇偶校验、数据选择等逻辑功能。同时,何老师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,通过提问、小组讨论等方式,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,耐心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,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。
课后,电气教研室全体教师围绕此次观摩课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交流。老师们对何芝兰老师的教学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,认为其教学思路清晰、教学方法灵活,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,有效突破了组合逻辑电路分析的教学重难点,为学生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提供了有力帮助。同时,老师们也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,就如何进一步优化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、改进教学方法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,提出了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。
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,不仅为电气教研室教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平台,促进了教师之间的教学经验分享与教学能力提升,也为进一步提高数字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。未来,电气教研室将继续常态化开展此类教学观摩与教研研讨活动,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,助力学生成长成才。(电气工程教研室供稿)